当前位置:悠悠书盟>苏厨> 第一百五十七章 斗智不斗力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一百五十七章 斗智不斗力

  [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.81new

  第一百五十七章斗智不斗力

  苏油挑着盘子里边的藕片:“现在天正热,营养都拿去长叶子开花了,粉少了藕就不太好吃。再说了这眉山藕不是你要拿回去做种的吗?这天天都吃吃不腻啊?”

  阿囤弥筷子连翻,嘟囔着道:“要你管!好几百斤呢我才能吃多少?”

  苏油好言相劝:“我的意思是既然都不好吃,何必浪费?弄点时蔬不是更好?”

  阿囤弥嚷嚷道:“谁说不好吃!这么好吃你还敢说不好吃?!少废话来陪我喝一杯!”

  呃,没有共同语言了,苏油断然拒绝:“再陪你喝酒我是小狗!我就喝茶!”

  两姐弟一边吵一边下筷,没一会儿,狩猎队回来了。

  巢谷和石通挑着一根木棒,棒子中间穿着一个攒蹄的麂子。

  阿囤炽火腰上挂着两只山雉,李拴住肩上搭着一串斑鸠。

  陈大侠什么猎物都没有,手里晃荡着一把花弩,见到苏油就大呼小叫:“哎呀又背着我们先开吃!”

  苏油笑道:“哟,收获颇丰啊。”

  陈慥说道:“那是,巢兄超凶的,那麂子是他用大弓射到的。明润你的箭术真该练习了,有只野鸡是我打到的。”

  苏油说道:“君子斗智不斗力,抓猎物陷阱比弓箭可靠得多。”

  陈慥就讥讽道:“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。”

  接着就见到山上的小队回来了,每人腰间都挂着一两只野鸡。

  队长走到苏油身前,解下腰间的野鸡,恭恭敬敬地放到苏油身前的地上。

  其余队员也照此办理,满脸都是惊佩之色。

  野鸡被草绳扎着翅膀和双脚,在地上不停扑腾,居然全都是活的。

  陈慥没想到苏油一言不合就打脸,赶紧转移话题,对小队长说道:“啊你们执勤的时候不认真……”

  阿囤弥噗嗤一声笑了:“书生你别闹,那是弟弟布下猎阵的收获,他们只是下山的时候负责收起来而已。”

  苏油从一个土兵手上取来一个丝线圈:“这就是个活圈套,禽有路兽有道,只要找到鸡堂,在出口处布上门字阵,模拟鸡叫吸引它们来冲堂,只要一只被套住挣扎,就会惊得其余的野鸡四散,纷纷踩进周围圈套里,跑上两步绳套就会收紧在腿上,抓到的都是活的。”

  陈慥大为惊讶:“你哪里学来的这些古怪?”

  苏油笑道:“别忘了我是乡下孩子,村里人干这些都是好手!”

  说完拿手指伸进圈子一张一合:“不过除了上边说的,还有几个诀窍,一是绳圈需要垫在几根小竹棍上,离开地面一定高度;二是季节时令要对,鸡聚集成群,爱活动;其三嘛……绳套需要够细够结实,染上颜色,让野鸡分辨不出来。这样的丝线,是我嫂嫂工坊的产品,外边找不到的。”

  说完对一位土兵拱手:“这位土兵大哥是功臣,要不是他昨晚吹竹哨,和野鸡啼叫一模一样,我也想不起来,也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收获。”

  那位土兵就挠着脑门,憨厚地赧笑。

  陈慥翻着白眼:“就会偷奸耍滑,赶紧调调料,看看晚饭怎么弄!”

  晚饭其实很简单,麂子架子熬酱汤,姜蒜下得重,肉切成薄片涮锅子。野鸡剁成小块拌好味炸到焦酥,拌上酥黄豆,不但晚饭有了菜,明天路上阿囤弥的零嘴都有了。

  剩下的,鱼管够。

  吃过饭,苏油开始和李拴住一起测量营地到江心大船的距离。

  测试用的量具很简单,一根竹管前头沾着一根针,竹管中部绕上几圈铁丝,然后拧到一起,将铁丝插到一个大量角器的圆心里。

  再用竹竿绑成一个三角架,上端钉个木盘,用来放置量角器。

  取来皮尺,量出二十米绳子,在河滩上牵直,两端拿木钉钉上。

  绳子中心位置,在营地上插着的一根竹竿处。

  然后在一个木钉上方摆上架子,放好量角器,保证量角器上底边的那条线和地上牵着的那条线刚好重合。

  这一步很简单,在量角器底边一边粘上一根丝线,坠上小螺钉,然后旋转调整量角器,直到垂着的两根丝线都刚好碰到地上的绳子就行了。

  设备摆好后,调整旋转竹管,当通过竹管的圆孔能够看到船正中心的那根桅杆的时候,记录下竹管上的指针指向的量角器夹角。

  然后换到另一个点上,用同样的方法记录下角度。

  回到营地拿出本子和直尺,小量角器,画出微缩图,经过角度转换,问题就变成了知道三角形底边上三个点,即营地中心的竹竿,和两个木钉间的距离,以及左右两个夹角的角度,求三角形底边中心点和三角形来惭愧,就是这个时候的数学家贾宪发明的!

  不能小看如今宋代人的数学水平,贾宪在给出“立成释锁开方法”之后,又提出“增乘方求廉法”,并给出六阶贾宪三角,解释开各次方之间的联系。

  讨论勾股问题则先论“勾股生变十三图”,而后谈论问题的解法,完全是一个清晰的体系。

  就这样的数学大牛,因为对刘微的分数和求微数即极限理论领域研究得不够透彻,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表述简洁而在书里边简省掉了,被他的师弟朱吉严厉批评:“弃去余分,于理未尽”!

  他们才是如今大宋的谢耳朵们!

  [八一中文网 请记住 手机版访问 m.81new

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