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悠悠书盟>年代:我有一扇两界门> 第299章 ,该干点正事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299章 ,该干点正事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新八一中文
  最新网址:xs王青松看着李思辰和人交流完以后,等人走了这才询问了起来。

  “怎么样啊?”

  李思辰看着人走了以后,这才说道:“嗯,问过了,这个房子刚刚交房,房子去年楼花就已经卖光了。现在要买的话只能买别人手里的。”

  听到这个话,王青松抬头看了看。

  这就是一栋面宽五六米左右的一栋独栋门口,大门在街道边上。

  高度是18层。

  在这附近已经算是比较高的楼层了。

  外表是大理石贴面。

  “这个怎么卖的?”

  “说去年开盘的时候便宜,只要110蚊,现在要160蚊一平尺。房子都挺大的,都是400到500平呎左右的。”

  听到这话,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。

  前面查过,60年港岛出了个什么计划。

  一直到65年这期间都是港岛楼市大热的时候,后面三年港岛的新建的楼盘会达到一千多栋。

  到了65年以后,房价会崩盘。

  只剩下当时最高房价的三分之一,大概也就六七十一平尺。

  现在还不算最高价呢!

  四五百平呎,也就是四十多個平方左右。

  这里没公摊,也不算太小了。

  他在四九城和小妹住的房间也才十几个平方。

  不过对于现在的他,感觉还是太小了。

  看着这条未来最繁华的街道之一的轩尼诗道,还是决定先买一间得了,反正是自己住,暂时也没有出去卖的打算。

  估计只要自己不缺钱,以后也不会卖。

  路上的行人非常多。

  王青松四下看了看,揉了揉头,在那里琢磨着。

  这里以后他可能会经常过来。

  那么他就需要这边,以及九龙那边各自买一套房子,用来居住,因为香港岛和九龙还没有通车。

  两边的往来不是很方便。

  这是房子。

  接下来就是仓库。

  没有一个自己的仓库,十分不方便,不管是租还买,这都需要。

  接下来,就是选择合适什么样的东西在这边售卖,这个很重要。

  高端的产品,他完全可以带过来。

  问题是太高端的话,会引起一些人注意,到时候会有很大的麻烦。

  毕竟在任何时代,科技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就算他能从对面带过来汽车之类的高端产品。

  问题是价格。

  这边的汽车也就一两万块钱,而且中环这边明显车子非常多。

  但是这个多是因为地方小。

  车子的总量就那么多。

  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衣食住行。

  港岛纺织业空前的发达,衣服是个很好的选择,吃的也是很好的选择。

  当然了,还有各种工艺品之类的。

  这些没有这么惹眼。

  慢慢把这边发展起来,以后的事情再慢慢来,胖子不是一口吃下去的。

  想到这里,他看了看李思辰笑道;“走,去问问,看看哪家合适,买一套。”

  因为楼的入口处,贴了不少红色的喜报。

  大部分都是吉屋出租,也有一部分写着出售的字样。

  出租的,不用说了,不少不缺钱的包租公,包租婆,买了以后租给人住的。

  也有人完全就是炒楼花。

  差不多就卖了,接着干其他赚钱的买卖。

  “真的要买啊?”

  “买呗!”

  说完,向着屋里走去。

  里面有一个电梯,此时已经有人在里面进进出出的。

  “8楼!这个可以啊!450平呎。”

  王青松看着喜报上的楼层嘀咕了一句。

  上面还有联系方式。

  只是没写价格。

  来到电梯这边,坐电梯来到了八楼。

  一楼两户。

  还算比较清静。

  门口是铁皮门。

  李思成自然是去敲门。

  可是敲了好一会,也没人开门,应该是没人在。

  “走,下去打电话给他。”

  看着上面的联系电话,对着李思辰说了一句。

  三人又重新下了楼。

  回到报亭这边,李思辰拿着钱过去打电话了。

  没用过,但是交流一下,卖报纸的老头帮他拨通了号码,等通了以后再递给了李思辰。

  王青松也在旁边时不时地应对着李思辰的询问。

  过了一会,电话打完,李思辰这才说道:“马上就过来了。”

  王青松点了点头,给了钱,安静地在那里等着。

  此时已经接近中午时间。

  不过三人之前在对面吃了点东西,现在倒也不饿。

  等待中,王青松看着报纸上的内容。

  眉头皱了一下,拿起报纸示意李思辰去把钱给了。

  随后在那里看了起来。

  明报。

  只见头版的第一面上写着:火速!救命!

  大大的标题,旁边写着:请立刻组织抢救队上梧桐山。

  下面写着具体的事情。

  那就是梧桐山边,过海以后很多人都死在了梧桐山。

  所以明报发起了救援。

  旁边还有一个就是:梧桐山下,惨绝人寰的标题。

  这是另外一篇写这个的。

  李思辰给了钱,过来看看,也是叹了口气;“要不是你,估计我和我妹妹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。”

  上面写的可以用尸横遍野来形容。

  王青松看了一会,也就没看了。

  看着不舒服。

  毕竟都是自己的同胞。

  想着要是可以,能帮一下是一下。

  随后将目光看向了后面的内容。

  过了十几分钟以后,一辆车停在了街道边上,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灰白色唐装的中年人。

  对方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报亭的三人,走了过来。

  “就系你地要买楼?”

  看上去屌屌的。

  李思辰点点头,和对方交流着。

  对方听完,上下打量了一下三个人,斜着眼睛看看。

  最后点了点头答应一声,带头向着楼上赶去。

  中间,对方一直在那里说着话。

  又是8楼,又是大房子,反正是一个劲地说这个房子有多好,都舍不得卖之类的。

  李思辰自然是从中翻译。

  来到八楼,对方拿着钥匙拿着房门打开。

  地方非常的小。

  勉强能放下一张桌子的客厅,两间卧室,厨房和卫生间各有一个。

  都不是很大。

  不过有个阳台,非常的狭小,也就一个书桌大小,细长细长的。

  水电已经通了。

  不过现在停水,得到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之间会来水。

  里面都是水泥地。

  王青松看了看,感觉和周颖那边的房子差不多,比那边稍微小一点点。

  自己要是和小妹在四九城有一套这样的房子,住起来还是挺舒服的。

  男人还在那里夸着自己的房子。

  王青松让李思辰试试还价。

  最终还是没有降低一点。

  见还价不行,王青松便答应了下来,因为现在港岛的地产热,是上升趋势。

  降价的可能性不大。

  最后直接答应了下来。

  决定好以后,约定的交易。

  先去律师楼签订合同给定金,明天去房屋署过户、交税之类的。

  总计:7万2。

  王青松算了一下,自己手里有3万7,明天的猪肉和鸡蛋交易如果还是按照昨天的来弄,那就是三万,还差一点。

  如果把手里两万斤的猪肉和鸡蛋都卖了,那就完全足够了。

  不知道打火机会不会还要一点。

  就算不够,他也不怕,有的是方法弄钱。

  想到这里,三人去了律师楼签合同去了。

  对方有车子,正好带着他们过去。

  那家伙。

  开车的时候,给人一种特别潇洒的感觉。

  王青松看了看,好像……这车子,也不怎么样啊!

  不过这话他自然不会去说。

  来到律师楼,给了两千块钱的定金,签了一个合同,商量了一下,他也拿到了房子的钥匙。

  因为李思辰两人还没地方住呢!

  不过房子的水电要找人弄一下,才能住。

  约定明天去房屋署办手续,房东将几人带到了房子这边就离开了。

  王青松看着李思辰说道:“一会去找人把水电弄一下,这房子你们先住着,床什么的,你自己先去找人买,这里好像有旧的,钱算我借你的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李思辰苦笑了一下:“阿轩,这房子太大了,这房租我也支付不起啊!再说了,我也不知道你让我做什么啊!”

  听到这话,王青松笑道:“放心,不会害你,也不会让你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。”

  这点底线他还是有的。

  随后笑道:“至于房租……这个以后再说吧,过段时间,咱们商量好了以后,伱要是愿意帮我做事情,这房子你住着,房租就不用给了,帮我看着房子就好了。

  要是不愿意嘛!那也没事,这房子到时候租给别人,你们也住,租金收你便宜点,这个可以吧?”

  李思辰听完以后,沉默了。

  这种好事情,只要脑子正常点,都会答应的。

  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情?

  不过想到对方之前帮自己兄妹的举动,最后点了点头。

  要是换一个人,他还真的不太敢相信。

  王青松笑了笑:“这不就对了嘛!走吧,先找人把水电给弄好,今晚就能睡就行了。后面的慢慢弄,将就一下。”

  听到这话,李思辰内疚了一下。

  最后还是说道:“其实……这次过来,我带钱来了,有几十块,这是我舅舅给我的生活费,我想着这点钱还了你没用,就没说这事情。”

  王青松闻言倒也没说什么。

  真要找到工作和地方住了,手里一点钱没有也不是个事情。

  不过他还是问道:“那边的房租可不便宜啊!找不到租的地方你怎么办?”

  对面九龙的房租好像都要几十一个月。

  “实在找不到,让我妹回去,我去九龙城寨。”

  听到九龙城寨,他眉头皱了一下。

  那个地方他查过。

  可不是什么好地方。

  乱,非常的乱。

  三不管的地方,藏污纳垢,而且卫生条件特别差。

  不过有个好处,那就是只要里面有空的房子,你去就可以住,也可以非常便宜地租里面的房子。

  以前来不了港岛办不了户口的都往那里去。

  人口密集程度,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。

  摇了摇头,笑道:“现在不用过去了。你去忙你的,把该买的买了,不耽误时间。我一会还要去油麻地那边有事情。”

  不过不是很着急,轮渡到晚上十一点停止。

  几人分开以后王青松在四周转了好一会,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,将自行车给放了出来。

  骑着自行车在附近溜达了起来。

  这走路和骑自行车差距太大。中环的位置本来就没多大。

  人多。

  实在是太多了。

  不管是走在主干道还是楼房之间,只要底下有商铺的地方,基本上都是人。

  这更让他决定在这里弄个仓库。

  不然真的不方便。

  随着车子向着山区方向骑去。

  这边也是到处都在盖房子,不过除了唐楼,这边也有不少独栋的洋房,还是带院子的那种。

  而往山区再近一些,密密麻麻的木屋建在了山坡上。

  没有再过去了。

  回来溜达了一圈。

  “咦!”

  王青松看着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,好奇地走了进去。

  摩罗上街。

  古玩街?

  因为此时不少的店铺摆放着一些古玩。

  倒是有些像那边的潘集园。

  门口伸出的摊位上放着许多的大小摆件,瓷器、青铜器、佛头……琳琅满目,东西还是相当多的。

  他来之前查过,这里有个荷里活街,就是专门做古玩生意的。

  算是港岛的工艺品集散地了。

  全世界的文物贩子基本上都是在这里买古董。

  当年解放前后,很多人从内地带来的金银珠宝、各种古董字画都是在这附近抛售的。

  好像最早是八国联军在这个地方,出售从内地抢来的各种东西开始的。

  甚至更早追溯到清朝时期。

  慢慢演变而来。

  也是从这里,流出去太多太多的国宝,被放在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,一辈子都没办法回到自己的国家。

  四下看了看,当看到不远处一个荷里活的路标,知道就这个附近了。

  又能给八卦镜充电了。

  本来他是准备明天房子的事情弄好,让李思辰带他过来看看的。

  没想到自己先溜达到了这里。

  来到一个店铺,一个穿着唐装的五十多岁中年男子正坐在那里整理一个箱子,里面是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。

  对于在店里看的人他也不是很在意,毕竟能买的没几个。

  街道里的人非常多。

  很多都是过来旅游玩耍的。

  街道上有不少卖各种小吃的东西。

  抱着试试的态度,他手在门口的各种古董上摸了一圈。

  基本上都是真的。

  不过能量都不是很足。

  随后进了店铺里。

  枣红色的博古架上放着不少的东西,都没有玻璃罩着,就这么敞开放着。

  不过也有一些用玻璃柜遮挡了起来。

  玻璃柜台也能看到一些。

  进了里面他随后点了起来。

  比外面的好一些,质量还算不错,很多和荣宝斋那边的普通品相似。

  也就是和自己的古玩店卖的东西一个级别。

  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这样的。

  摸了一圈,找到两个能量很足的东西。

  一个铜制的佛头,头上的东西看着有些头皮发麻。

  还有一个是彩色的小碗。

  “老伯,这个多少钱?”

  王青松拿着东西对着老头问了一下。

  先买点,剩下的让李思辰过来买就是了,反正这里应该有很多。

  老头看了他一眼,指着小碗说了一句,又指着佛头说了一句。

  王青松没听懂。

  沟通了好一会,才明白过来。

  小碗是28块钱。

  铜制的佛头则是120元。

  王青松嘀咕了一句,差距这么大的吗?

 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了。

  这里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出口给别的国家。

  而佛像在阿三那一带很流行,同样的港岛这边也是非常的迷信,对佛头更加钟爱一些。

  更何况铜的价格现在可不便宜。

  这个佛头掂量了一下,可不算轻,高度只有四十公分,但是重量估计有个一二十斤的样子。

  就是太破了,佛头顶端缝隙有些发黑。

  头上还带着一丝丝的铜绿。

  也没考虑,就直接付了钱。

  对方给了两个锦盒装起来,拿着东西就离开了。

  出来以后,开着沿途的街道,再看看手里的锦盒,最后还是在附近找了一个卖编筐的地方。

  买了一个带盖子的背篓。

  背着背篓在里面逛了起来。

  买的东西都被他放在了背篓里,其实已经被他给悄悄放进了空间。

  一路走来,还真让他找到不少好东西。

  来到一家店铺,让王青松诧异了一下。

  因为这里,就像是内地的荣宝斋一样,摆放得非常整齐,东西没有之前的商铺东西多。

  也没那么乱。

  门口更是没有像其他家一样,加一张桌子摆放一堆东西。

  老板是一个穿着灰色褂子的老头,对方正拿着放大镜在那里看着手里的东西。

  王青松拿着东西看了看。

  东西倒是和其他家的差不多。

  不过没一会他就发现不对劲了。

  其他家的都是乱放。

  他拿的东西却是从门口的架子到里面,能量是逐级递增的。

  一共五个博古架。

  到最后一个博古架的时候,上面则是被玻璃挡住。

  王青松对着老头问了一下:“老伯,这个我看看可以吧!”

  他的本意是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意思。

  不是听懂话。

  老头抬头诧异地看了他一眼。

  只是点了点头:“可以看,但是那个不卖!”

  王青松惊讶了一下,因为对方说的是国语,而且还不是广市这边口音的国语。

  听着像是南方的音。

  不过想到抗日战争时期,包括解放前后,这里来了不少的内地人,也就没有奇怪了。

  将目光看向了博古架上。

  疑惑了一下,为什么不卖,不过还是打开准备看看里面有什么好东西。

  十二个格子,每个格子都摸了一下。

  不过他将其中一个好奇地拿起来看了看。

  眉头皱了一下。

  这个东西是有问题的。

  能量有,但是很淡,按照文物商店那边的层次标准,这应该是民国的东西。

  不知道是老板没看明白,还是故意放这里的。

  默默地将东西给放了回去。

  既然不卖,那他就没有待下去的必要。

  刚刚要走,老头突然开口问了一句:“小友,是想要那个东西?”

  王青松回头看了看,笑着摇摇头:“不是,我就看看~真的不卖吗?”

  那个博古架里都是好东西。

  老头摇摇头:“不卖,如果你要是有的话,这边倒是可以高价收。比市场价要高一成。”

  听到这话,王青松笑了笑;“没有~”

  说完,也没说什么,抬脚离开了。

  看着王青松离开的背影,老头露出了思索的神色。

  刚刚那个笔洗是有问题的,这他是知道的。

  放在那里自然有他的原因。

  没想到刚刚一个少年,居然拿着那个东西摇摇头,虽然动作很轻,但还是让他看出来了。

  看着已经消失在门口的王青松,他也就收回了思绪,继续看着自己手里的东西。

  ……

  王青松离开以后看看时间已经不早,他准备离开了。

  这已经是他逛的第二条街道了。

  摩罗下街,之前逛的是上街。

  至于荷里活街还没有去,时间已经不早了。

  随后向着码头赶去。

  此时的路上行人非常多,应该是到了下班的时间。

  路不认识,反正往北走就对了。

  走了好一会,穿过好几条街道,来到了江边。

  一眼就看到了之前来时候的码头。

  因为那里有军舰停留。

  而岸边有着许多的渔船,路边上还有人在那里卖鱼,水桶里泡着一些半死的鱼。

  这边还有一条非常长的街道,许多的小商贩沿街摆放许多长条桌子,上面有许多的衣服,任人挑选。

  街道很长,大部分都是卖衣服的。

  王青松好奇地看着。

  价格基本上标的都是十几块钱一件。

  好像也不便宜啊!

  感觉衣服还是有搞头的。

  他要的是能细水长流,而不是那种一锤子买卖。

  “咦~”

  突然,路过的一个行人,点了一支烟,吸引他的不是烟。

  而是对方臊气得很。

  拿的正是他的那个红色打火机。

  而这个动作引来了其他男人,甚至抽烟女人的注意,上前询问。

  交流中,明显能看到对方比画了一个5的手势,应该是就是5港元。

  顺便指着渡口的位子。

  中间还看到有人摇头。

  王青松好奇地看了看。

  妈呀,比他还赚钱。

  不过想想,人家有自己的渠道,让自己卖,也没办法短时间卖掉。

  也该让对方赚钱。

  不然哪里有动力呢!

  车子没地方收,他只能将车子推着向着前方走去。

  反正自行车也能过渡口,只不过要收费而已。

  估计是下班的时间,渡口可以说是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人,非常多。

  好在客轮怎么加了船只,目测有七八艘船来回运送。

  一船上下两层能坐百十个人。

  而且附近还有很多的渔船也帮忙着送人,赚取外快。

  王青松看着有人和他一样推车排队,他也默默地跟在了后面。

  等了半个多小时,才轮到他。

  推着车子,装哑巴,直接掏了十块钱,让对方找去。

  跟着人去了对面。

  等到了对面的时候,天色已经是黄昏时刻。

  下了船,跟着人流上了岸边,走出了渡口。

  骑着车就离开了。

  近路他不会走,只能哪里来哪里回去,沿着主干道慢慢地骑着车子向着猪肉荣的家里赶去。

  来到地方天色已经是黄昏时刻。

  估计他们一家人正在屋里吃饭,只有店铺里有一个小丫头在那里看店铺。

  看到他过来,小丫头就跑了进去。

  没一会猪肉荣就一脸高兴的走了出来,对着他招呼了一声。

  “僆仔,快啲入嚟!”

  王青松笑着走了进来。

  和内地差不多的橘黄色灯泡,不过稍微亮一些。

  此时一家人正围在一桌吃饭。

  看到他过来,阿霞母亲就催促着孩子去边上。

  王青松见状笑道:“你们吃饭啊,要这样的话,我先走。等你们吃了饭,我再过来。”

  这话自然是对着同样端着饭碗的阿霞说的。

  翻译了一下,看向了猪肉荣。

  猪肉荣见状,想了想也没勉强,让自己媳妇一家人在那里吃饭。

  询问王青松吃饭了没。

  随后让女儿泡了一杯茶水。

  王青松自然是说吃过了,老是在这里吃,他有些不好意思,但是不想弄的太晚了。

  猪肉荣也不吃饭了。

  阿霞快速放下碗筷跟在旁边。

  “阿爸问你,你那个打火机还能不能弄的更多一点?”

  王青松看着阿霞笑道:“都卖光了?这么快吗?”

  “嗯,卖光了,大伯给士多店(杂货铺)送货,下午早就卖光了。”

  听完这话,王青松能理解。

  一千个,听着挺多的,一盒五十个,也就二十盒。

  这种不贵的新东西,卖的快。

  也就不奇怪了。

  还是他们路子广。

  随后说道:“东西有,1万九千个,还有鸡蛋和肉各有两万斤,能吃的下吗?吃的下我一会让人送来,当然了,后面还有。”

  听到翻译,猪肉荣笑呵呵的答应了一下。

  不过中间一句话感觉有些失望的表情。

  王青松没明白什么意思。

  看向了阿霞。

  而阿霞已经满脸通红了。

  尴尬的解释了一下:“那个……阿爸说可以,就是这次的东西太多了,可能要多带一些人,你到时候别担心。只要大家都守规矩,有钱大家赚。”

  听到这话,王青松迟疑了一下。

  听不懂。

  但是他会开表情啊!

  这家伙不会黑吃黑吧?

  琢磨了一下,还是问道:“确定只说这个吗?你父亲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意思?”

  这话让阿霞眨巴了一下眼睛,脸上露出可爱的表情:“你……听的懂?”

  “听不懂啊?不然我干嘛还要你说一遍呢~”

  听到这话,阿霞仿佛松了口气一样,赶忙摇头:“没有,真的没有了。”

  “哦~~”

  王青松没有多了个心眼。

  就在他要说话的时候,猪肉荣对着自己女儿笑着问了一句。

  阿霞尴尬了一下,和自己父亲争辩了起来。

  最终还是没问出来。

  王青松看的莫名其妙。

  等两人不争执了,他这才说道:“打火机要的了那么多吗?会不会到时候卖不掉?”

  “这个不用你担心!火柴是每家都有用到,都算过了,如果真的能打三千次,那就是相当于60盒火柴的钱,这个他们能算清楚的。”

  王青松明白了。

  难怪敢卖这么贵,完全划算。

  而且还这么划算。

  不过他知道,这个价位确实有些高,接近两万个打火机,足够他们消耗很久了。

  就看接受度了。

  接受的快,卖的快。

  “那行,我先过去,把东西送去,你让人过去搬货,东西比较多。”

  这次的交易额确实很大,接近十万了。

  说定好以后,王青松重新离开了店铺。

  骑着车子离开了原地。

  还是回到原来的厂区附近。

  悄悄的将鸡蛋给放进去,弄好以后,开着车去了那个旧的厂房。

  这次阿霞没来。

  过程比王青松想想的顺利,但心中想的黑吃黑并没有出现。

  他还深怕出什么幺蛾子,到时候闹的不愉快。

 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,如果不猪肉荣拦着,还真的可能会出事情。

  十万。

  对于港岛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了。

  ……

  全部都弄好以后,王青松又到手了9万8千块钱。

  这次,他们对于猪肉反应没那么上心。

  而是对打火机更加的心动。

  离开厂区,来到安全的地方,王青松这才松了口气。

  随后在那里安静的琢磨着。

  可惜,猪肉荣家只是带着卖肉的杂货铺,要是干批发那种的,就太简单了。

  各种麻烦又少了不少。

  看着手里已经有十几万港元的钱。

  除了买房子,也该干点正事情了。

  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