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悠悠书盟>官场:仕途风流> 第五十八章为县志赋能招商性质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五十八章为县志赋能招商性质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新八一中文
  最新网址:xs只有唐莉还算敬业,兢兢业业跟着赵扶光搬了几天资料。

  但,经过几天相处,赵扶光也能看得出来,唐莉这个丫头其实也不太情愿在档案局工作,如果再让她继续搬资料的话,恐怕她也会离开。

  当然,赵扶光并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。

  好不容易当上领导,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部门灭亡。

  而要改变这个可悲的情况,就得让档案局做出点成绩,让人们看到档案工作的价值与光辉。

  星期五下午,赵扶光叫来唐莉,跟她商量。

  “你来档案馆工作也有几天了,这几天总麻烦你帮忙搬资料,我总觉得过意不去,所以我打算叫你一起干点不一样的事情。”

  “这个周末,我会去凉水乡一趟,收集当地县志,你要是有空可以过来帮忙。”

  赵扶光之所以把收集工作第一站放在凉水乡,是有原因的。

  首先,他熟悉凉水乡,因此收集当地县志的工作会进行得比较顺利。

  其次,唐莉来自于白石乡,而白石乡跟凉水乡距离并不远,如果去凉水乡工作,唐莉应该会答应。

  最后,此前秦璐也收集过部分跟凉水乡有关的资料,有书记亲自收集的资料作为蓝本,工作起来就能更加容易。

  如赵扶光所料,唐莉犹豫一番就答应了。

  周六中午,赵扶光前往凉水乡,跟郑立康等一众干部打过招呼后,便在村委跟唐莉交代了工作重点。

  “之前县委书记给我准备了一份资料,虽然内容还算全面,对凉水乡的数据研究得也很准确,但作为县志的话,还欠缺一些实际数值,比方说地理,风俗等等,需要调查验证后才能构成一份完整的县志。”

  “唐莉,考虑到你第一次接触县志,我就不让你做太多活,你只需逛逛凉水乡,看看街道,看看民生,了解下水利以及物产,对照县志资料,数据上有什么偏差就修改下,等做的差不多了再来跟我汇报,如果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的话,可以跟村委郑主任提一提。”

  唐莉如捣蒜般点头:“好的局长,我一定会努力完成任务的。”

  赵扶光其实对唐莉不抱太大希望。

  毕竟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,再怎么努力敬业,在文化工作上也做不出多少贡献。

  于是,把唐莉叫去调查后,赵扶光便付诸所有精力,专注投入到县志工作里。

  他要干的事很多,也很复杂。

  比方说,对县志上记载的一些历史传闻进行考证,最好是能找到现实依据。

  又比如说,凉水乡历史上出现过什么名人,这些名人有没有留下过什么遗迹,墓穴在哪,后人是否还存在,现在都在干什么。

  光是做这些工作,赵扶光就消耗了不少精力。

  当晚,赵扶光只睡了两个小时,凌晨刚醒来,就继续研究县志。

  但,他的勤苦,并没有换来什么进展。

  反倒是唐莉的调查,意外得到了不小的成果。

  周日下午,唐莉慌慌张张回到村委,将一摞资料递到赵扶光面前。

  “局长,我没收集到多少有价值的资料,乡里的街道太复杂了,我走不明白,水利和物产什么的我也收集得不是很完整,只从一个老人口中听到一些故事,好像是说历史上一个王爷曾在这里建过王宫……”

  “你说啥?!”赵扶光惊讶瞪大双眼,接过资料翻阅一番,顿时惊喜不已,“唐莉,你帮我大忙了!”

  原来唐莉这两天在凉水乡误打误撞逛到了一个老人家里,听老人提及乡镇历史,据说在数百年前,曾有一个朝代王爷在去往封国途中,经过定山县,见风景优美,于是在当地建了一座王宫。

  在定山县原来的历史资料里提到过这个事情,但由于没找到确切地点,加上王宫遗迹早已在上个世纪的改革运动中被毁,因此迟迟没有确定王爷究竟在哪里建了王宫。

  不过,唐莉带来的资料里,其中有老人出示的文献内容,里面提及凉水乡存在王宫遗迹,就在一座偏僻果园的旁边。

  并且,文献还记载着,王爷在凉水乡建宫期间,曾品尝过当地橘子,这并非空穴来风,有王爷留下的诗篇作证。

  文献内容与定山县的历史资料互相契合,赵扶光不由觉得,这或许是让凉水乡出名的机会。

  趁着天还没黑,赵扶光便跟唐莉去找那个老人,通过老人指点,赵扶光找到了所谓的王宫遗迹。

  虽然遗迹只有几堵破损的青砖墙板,与果园遥遥相对,看着并不起眼,但赵扶光确信,这面墙板,绝对可以勾起凉水乡的历史名气。

  而且,既然王爷留过跟橘子有关的诗篇,那么只要把诗篇记入县志里,就可以为凉水乡定义橘子文化。

  要知道,历史文化这种东西,可是能给产品增加重要元素的。

  当晚,赵扶光连夜返回县委,熬夜将调查成果录入县志,第二天做好样本后,便拿给周峰过目。

  虽然档案局自从内设了资料馆之后,具有独立的事业职能,但若要行使档案相关的职权,还是得依赖宣传部的发报系统。

  因此,把县志样本拿给周峰过目,是很有必要的。

  “这份县志文件看着是很全面,如果能发出去,自然是好,只是县志档案工作得归类于创文计划,还得看常务部怎么处理这些资料。”

  周峰虽然对赵扶光的工作成果抱着肯定态度,但考虑到常务部对创文计划有要求,只能先商量道:“这样吧,稍后我跟常务部对接一下,看看李书记有没有什么想法,如果他没意见,我再安排宣传部发布县志。”

  “行,不着急,麻烦周部长了。”

  赵扶光很想让外界看到这份成果,但他并不着急,毕竟他内心清楚,在县志发布之前,他还有一件事还没做。

  那就是给县志赋能,发挥招商的功能!

  事实上,赵扶光从几天前就已经明白,就算发布县志,也不能够改变大众对档案工作的偏见。

  县志写的再好,创文工作做的再完美,也不会有太多的干部觉得档案局有利于发展。

  毕竟政府也是要赚钱的。

  说白了,如果你的部门无法创造利益,那么别人还是会瞧不起你。

  而档案局本身,做的只是文化工作,无法在资金问题上决策。

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