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悠悠书盟>非凡法医> 第30章 这个结论太大胆了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 X

第30章 这个结论太大胆了

章节不对?章节无内容?换源看看: 新八一中文
  最新网址:xs一辆小型面包车,在进入丹水路之后,与前面行驶的摩托车发生了碰撞,也就是追尾。

  至于为什么说是面包车,一方面是因为轮胎花纹,还在于小型面包车的保险杠位置比较低,与摩托车的后货架撞痕相吻合。

  追尾后,摩托车右倾倒地,滑行到了外侧的排水沟,而摩托车上的马名臣,随着车辆的失衡,很快就从车上掉了下来,当初的位置应该就在公路中线一带。

  随后不久,面包车从马名臣身前碾了过去,然后打了一把方向,车子又倒着碾了回去。

  从轮胎花纹的转折改变上,就知道肇事者倒车的时候是打了一把方向的,这个动作也许是因为排水沟的问题,他会担心前轮掉进沟里。

  这时,在宋小慈的现场重演过程中,突然就出现了影像的播放断层,有了严重的不和谐现象。

  试想想看,一位清晨上班的警察,他的衣物一定是比较整洁的,如果身前有明显的污渍,他一定会提前处理干净。

  还有,假定损伤在出发的时候就有了,指甲翻成那样,他一定会剪掉断折的部分,或者包个创口贴。

  在宋小慈眼里,指甲的损伤一定不是撞车本身形成的。

  “哦,难道,难道在撞车之后,马名臣和另一个人发生了肢体接触,而且是暴力性的?如果是这样的话,一切都说得通了。”

  在本案中,碰撞--两人肢体暴力接触--碾压(人死),这符合逻辑。

  可要是:

  碰撞--碾压(人死)--两人肢体暴力接触,就太不符合逻辑了。

  虽然人死了,肇事者可以吐个痰,但无论如何,没有理由只扳断死者的一根指甲吧

  并且,死者面部和颈部还有一些淤青,特别是右手食指的损伤,生活反应显著,并不是死后形成的。

  如此以来,原本定性为交通事故的案件,肇事者却实施了大量不应出现的多余动作,悖论重重,只能说明这起案件定性出了问题。

  在宋小慈脑海中,一幅幅崭新的重演画面再次拓展开来。

  清晨五点刚过不久,一辆面包车尾随着前方骑摩托的马名臣,行驶到丹水路段,面包车加速冲了上去,将马名臣撞倒,因为是急弯,两者的速度都不快,不然会在地面留下明显的刹车痕迹。

  第二个过程开启。

  碰撞停止,从面包车下来了一个人,到前面查看,结果马名臣并没有死,两个人发生了争执,并产生了肢体接触,但双方都没有使用器械。

  简单来说,马名臣没有打赢,被对方打倒在地,颈面部的淤青,包括右手食指的断甲,应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。

  马名臣倒地之后,应该是仰卧状态,并且失去了抵抗能力,很可能处于短暂的昏迷之中,毕竟刚刚遭受了追尾带来的损害。

  痰汁的问题不是关键,既可以在打斗中形成,也可以是死后肇事者吐上去的。

  痰汁的意义在于有没有唾沫,有的话,就能够确定另外一个人的D,在效率上与断甲中的皮屑相同。

  究竟痰汁和皮屑能不能检出D,是不是另外一个人的,还要检验之后才能确定。

  这个时候就是第三阶段。

  面包车上的凶犯动了杀机,直接开着面包车从正面碾了过去,然后打了一把方向,又将车倒碾了回去,这样就形成了两组轮胎花纹。

  最后还有一个阶段。

  凶犯在确信马名臣死亡之后,不知出于什么目的,也许就是为了拖延警察发现尸体的时间吧,他将尸体拖到了外边的草丛里。

  其实,他还可以再往外拖一点,然后将尸体丢到丹水溪里,但由于溪水很浅,估计三个过路的医生还是会发现的,效果也一样。

  解剖完胸腹腔,宋小慈将颈部垫高,用手术刀沿着耳后冠状位切开头皮,马名臣除了枕部有处皮下血肿之外,颅骨整体完好无损。

  取出开颅锯,通上电源,宋小慈沿着颅骨转了一圈,拿掉颅骨的上半部,将大脑暴露出来。

  就在这时,宋小慈看见,影子从自己右掌心飞了出来,一头扎进了马名臣脑中。

  旋即,宋小慈脑海“嗡”的一声,有文字徐徐划过。

  “魂印 5,吞噬。”

  “发现生活技能:车辆维护LV2.0。”

  就在魂印吞噬完毕的瞬间,宋小慈感觉识海亮了一些。

  这让他想到,魂印很可能就是影子获取能量的方式,这种方式与现实世界的物质不同。

  至于是不是暗物质或者暗能量,现在无法得知。

  “车辆维护,很适用的生活技能。”宋小慈猜测,马名臣生前肯定喜欢钻研各种车辆,难怪高坪中队的车辆都由他负责管理。

  宋小慈对马名臣的硬脑膜、大脑、小脑以及颅底进行了检验,没有发现其它损伤。

  至于后面的检查,一个比一个快。

  四肢方面,除了左肱骨和尺骨鹰嘴有骨折之外,其它损伤都可以忽略不计。

  在田勤和刘亚东看来,宋小慈的尸检,思考时间多于动手时间,而一旦动起手来,直如庖丁解牛,有一种简洁流畅之美。

  解剖完尸体,需要提取的检材,比如全胃、十指指甲等等,该提取的一个都不落下。

  将尸体送入冷藏柜,宋小慈问田股长:“之前取的检材送了吗?”

  田勤有些不好意思:“还没有,领导说要和解剖后的检材一起送,免得浪费人力物力。”

  并且,他们和市鉴定中心联系了,说是最近特别忙,光杀人案的检验都在加班加点,像这种交通肇事的,要排在杀人案件之后。

  法定的检验时间,是七个工作日,即便讲关系,交通事故的检验,最快也要三天之后。

  宋小慈很是无语,如果痰汁和皮屑有一件做出了他人的D,他就可以大胆判断,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杀人案。

  没有办法,自己不能改变什么,只能耐心等待了。

  尸检结束,田勤问宋小慈,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,能不能解决现场的矛盾现象。

  “我只能说,马名臣身前的两组轮胎花纹是一进一退的结果,并且,他死后是被人拖进草丛的。”

  田勤没有明悟这段话的意思,刘亚东更是听得云里雾里。

  没有过多交流,因为这时方洪波打来了电话,让尸检组赶紧回到交警大队,副局长向雄武要汇总整个案件的调查情况。

  回到交警大队,在宋小慈的提醒下,刘亚东将所有检材汇在一起,因为交警大队与刑侦支队打交道少,他们经常送的是酒精,而这次不一样。

  因此,方洪波直接请求刘波帮忙搞个人送检,前来接收检材的竟然是周超。

  刘波也是没有办法,只好和周超商量,牺牲一下他的年休假。

  见到周超,宋小慈抿嘴笑了,这位可真是送检专业户。

  各路人马都到了。

  痕检组、法医组、调查组,加上副局长、大队长,秩序股的小会议室坐满了人。

  方洪波向在坐的汇报了调查的情况。

  第一点,监控调查组,根据宋小慈提供的时间段,在龙城与丹水路连接线的两处红绿灯探头中,查到二十一辆小型面包车,其中一辆破旧的长安牌面包车,没挂牌照,车身有损坏,被列为重点目标。

  可惜的是,按照今天新进厂的维修业务,调查组走访了龙城周围的汽车修配厂,还没有找到这辆车。

  第二点,马名臣起床很早,根据他爱人提供的信息,马名臣走的时候她看了时间,是凌晨五点,小宋法医提供的时间段正好可以到达丹水路,他走的时候明确是带了手机的。

  通过手机监控,我们现在锁定了一名嫌疑人,居住在白氏社区19号,名叫谢远军,准备随时动他。

  第三点,我们对马名臣家属进行了安抚,目前情绪还算稳定,另外,我们交警大队准备组织一场帮扶活动,大家可以帮忙推动一下。

  听完方洪波的汇报,向雄武听说法医刚刚做完解剖检验,他想知道有没有新的收获。

  齐刷刷的目光落在刘亚东身上,让他浑身起了鸡疲疙瘩。

  还是田勤见机快,知道这次尸检其实是由宋小慈独立完成的。

  田勤也是相当会说话:“向局,张局专门派小宋法医跟这起案子,就让他说说吧。”

  宋小慈的事情,向雄武也有所耳闻,只是他不太相信,一位实习法医有这么厉害。

  揭榜的事他听说了,但他分析这会不会是刑侦大队故意搞的炒作。

  “小宋,你对这起交通肇事有什么看法?”

  宋小慈刚要站起来,向雄武示意坐着说话。

  宋小慈沉默了,原因是,他的推演环节还有关键的D数据没有出来,按照他的个性,不成熟的半成品只能放在心里,他不喜欢哗众取宠。

  但众目睽睽之下,如果不说点什么,那不是认怂么?

  “向局,刚刚送走的检材中,有一份疑似唾液的,还有一份是指甲中的皮屑,只要其中任一份做出他人的D,我就有把握改写交通肇事的定性。”

  没有办法,既然要说,只能先抛出一个前提条件。

  宋小慈的话音刚落,下面一片哗然。

  一位实习生,居然质疑领导们的决定,想要改写案件的性质。

  向雄武脸色一变,改变案件方向,这可是大事情。

  “好,就假定这个前提是成立的,你说吧,错了我来承担责任。”

  这起案件的全过程,在宋小慈脑海起码重演了三遍以上,差的就是D这个确定性的环节。

  如果这个环节成立,他就没有了任何顾虑。

  宋小慈便将自己的依据和推演过程说了出来,无论是现场悖论,尸体初检和解剖检验,还有摩托车的痕迹物证,宋小慈层层剖析,有理有据。

  最后一句,让在坐的人吓了一大跳。

  “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故意杀人案!”

  宋小慈的论述完毕,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。

  这个结论太大胆了!

上一章目录我的书架下一章